Category: Thimphu

[2017 不丹之旅]~花絮篇

事隔大半年整理不丹之行的行程,一開始還以爲都不記得太清楚了。出乎意料之外,見到照片,所有旅遊時的感受都如海潮般湧現。至於還有兩個問題一直縈繞在腦中。 為什麼不丹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不丹是人口只有75萬人的迷型小國,所到之處都是山區,高原地帶。基本上是農墾型經濟。國家政策極力保護林木,自然生態維護的極好。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住在繁華鬧市的我一到不丹就像到了天堂,世外桃源。人口稀少,空氣新鮮,感覺自由自在,沒有在城市裏的壓迫感。除了延布市比較城市化,其他地方都是農田,山區。 不丹是個佛教國,每個人都信佛,他們都是很虔誠的,導遊每次進佛寺,必定會跪拜佛像,念念有詞。他的哥哥就出家做和尚,在不丹好多男人一生中都會出家。虎穴寺一般要用六七個上下山,但不丹人每月都會來朝聖。 不丹人的食物,以素食為主,菜餚新鮮,喜辣。 在不丹旅遊是一定要跟指定的旅行社,不丹沒有公共交通,跟旅行社,會指派一個司機,一個導遊,一輛車,所以去不丹一定可以享受其他旅遊沒有的[豪]!🤩😘🤭 一路上導遊講了好多不丹的文俗。 不丹人沒有姓名,女人懷孕後就去寺廟叫喇嘛為小孩取名,所以好多小孩都同名。在班上老師叫一個名字,肯定有好多人舉手。所以老師或朋友間再起花名來區分。不丹因為無姓,且一夫一妻制只是虛設,在不丹的男人和女人是沒有婚姻概念的。好多家庭,兩兄弟一個妻子,或者女人就算有了丈夫和孩子,還可以跟人走。沒有任何約束。我想這可能是不丹人幸福指數高的基中一個原因?少了不少兩性關係的社會道德的約束而帶來的煩惱,爭執。小孩生下來都跟母親。小孩大了也沒有長子長孫的概念,繼承的煩惱,小孩都自由選擇。由於經濟不發達,可能小孩長大選擇也不多。但雖然這樣自由,但一般夫婦的關係好多都很好,關係長久,導遊和我說他父母親感情就很好。 不丹人農墾,自給自足,生態環境美麗,有精神信仰,所以沒有什麼煩惱。所以幸福? 旅遊業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不丹人的幸福感還能保持嗎? 在廷布市,不丹的首都,近年經濟發展很快,印度人來經商頻繁,汽車業增多,市內至令沒有交通燈,繁忙時有個像交通警的人在指揮。入市內有時會塞車。但不丹人開車很禮讓,有時在很窄的山路上遇到迎面的車,會禮讓。但是經濟發展快,會使更多年輕人擁有自己的車,對生態環境一定有影響。 導遊和司機兩個都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會說很好英語。接觸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對這個世外桃園的外面世界好奇,了解的不少。他們上fb,打遊戲機,和一般城市里人一般無異。司機哥哥一路陪我下山時在路撿了很多閃亮亮的石頭,他說運氣好的時候可能是撿到水晶,可以賣了換錢,然後請求漂亮女孩去西餐廳的咖啡店約會。他問我為什麼漂亮女孩喜歡去西式咖啡廳?我問他為什麼你要約漂亮的女孩?導遊就說他的理想要掙好多好多錢,買車,然後娶個漂亮女孩。他們的夢想和其他城市年輕人一様。他們說近幾年不丹旅遊業開放很多,遊客多了不少。但在淡季一樣失業。在家睡覺,打游戲機。 有一個睌上去看不丹人射擊比賽,天已漸漸黑了,他們竟然在夜里射箭,但最令驚呀的是旁邊的遊樂場,其實是一個地攤賭場,場內放著喧賓的音樂。夾雜者各賭檔的叫囂。這里可能你在看美國西部牛仔電影,那些年青人走去西部開發碰運氣時場景一樣。 這和我白天所看到陽光下的不丹山和水,佛寺,格格不入。 其實我很想知道在這個被全世界人羨慕的世外桃園中年輕人在想什麼? 4 lessons from Bhutan on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bove GDP

Punakha-Thimph

Hotel Lobesa 昨天晚上天黑才入住酒店,今天一早醒來,打開窗戶, 晨曦窗外的遠山,一大片稻田,空矌的原野,晨霧籠罩著沉睡的大地。深深吸一口凉凉的空氣,人精神了起來,昨天一天的疲勞消失殆盡。 望著對面早就起床的兩人在晨㬢中做瑜珈,真的覺得人氣與天地山氣溶為一體了! 這家在普納卡的小酒館很不錯,昨晚的晚餐很好吃,而且,很貼心,所以的碗都消過毒,摸上手暖暖的。而且湯很好喝。喝完汤,吃了可口的新鮮的菜餚,再來杯雪糕。不能再滿足了! 在酒店的樓梯間見到以下的牌,何其簡單的理由。你同意嗎? 路過昨天已參觀過的普納卡宗,晨光下的光影又是另一種味道。我还是百看不厭! Punakha Suspension Bridge 今天要去參觀耶紀念碑,導遊說要走上山,差不多要四十多分鐘,那是正常人的速度,我想我可能要多半小時。雖然爬山挺累的,但一路走過田荘,美得讓人透不氣來,這里可真是世外桃園。 Khamsum Yulley Namgyal Chorten 卡姆沙耶里納耶紀念碑(Khamsum Yulley Namgyal Chorten)是不丹唯一一座全部供奉各類護法神的佛塔,他的各層分別供奉著不同的保護神的神像。這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在20世紀90年代,不丹第三世王后阿策林決定修建一個紀念碑來避邪。整個工程歷時八年半的時間。後來,這座神聖的宗教建築,被視作佛寶教義可視化的體現,它可以時刻保護不丹的祥和安寧。卡姆沙耶里納耶紀念碑的另一特別之處在於,其建築設計細節都取自於佛經,而非技術類書籍。卡姆沙耶里納耶紀念碑威嚴聳立於普那卡山谷一個突出的山脊之上。在塔頂俯瞰整個普納卡谷地的景色,真是美麗絕倫。卡姆沙耶里納耶紀念碑是不丹建築和藝術的傑出典範,同時也是人類宗教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在回廷布市的路上,因為咋天天氣不好,沒見到喜馬拉雅山脈,導遊健議我們再去碰碰運氣。今天天氣明顯好過昨天。 Folk Heritage Museum Restaurant 中午在這家很有民族風情用不丹午餐,很特別。 Trashi Chho Dzong 被稱為“光榮宗教的堡壘”的紮西確宗(Tashichho Dzong),或稱為廷布宗(Thimphu Dzong),是不丹政府的住所。 扎西確宗 – 原來的廷布宗,於1216年由喇嘛Gyalwa Lhanangpa所建立,就是現在的Dechen Phodrang所在地。在1641年,Shabdrung Ngawang Namgyal從喇嘛Phajo的後代結手了,但很快發現它太小,空間不足,他決定建一個附加宗,就是現在的紮西確。它一共經歷了4次火災,1次地震,多次被重修。扎西確宗自1952年以來一直是政府的所在地,目前擁有國王,秘書處和國家事務和財政部的王位和辦公室。其他政府部門也安置在附近的建築物內。它莊嚴的矗立在旺楚河西岸。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結構,周圍是保存良好的草坪和美麗的花園。

Thimphu

不丹機場,Paro, 小到你不覺得是個機場, 走幾步就進了入境處。辦入境的建築牆身是白色, 窗是朱褐色的,在藍天白雲下顯得令人炫目。 就在走進入境處, 引入眼簾的是不丹國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一家三口的巨像。 Tachogang Lhakhang Bridge 不丹的手織布料,顏色鮮豔,花紋很有特色。走進一間狹小的屋內,底樓擺著幾部織布機,有兩三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在織布,樓上是展示了手織的毯,鞋,帽,手袋等布識。相信只對旅客。 Thimphu Chorten (Memorial Chorten) National Memorial Chorten – Lonely Planet 通常被稱為“不丹最明顯的宗教地標, 也是 Thimphu (延布市)名地標,擁有金色的尖塔和鍾。 佛塔建於1974年,以紀念第三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 在不丹男女老少都是佛教徒,走進佛塔紀念館里,信眾的儀式,和隨時都在念念有詞和佛勾通,使得遊客也特別壯重,嚴肅,對佛教肅然起敬。 下面圖片中有個中老年婦女,站在紀念館大門外,以這個站立的姿勢一動不動,在太陽下,鮮豔的布衣帶裙,頭上包著紅色圍巾,特別耀眼,我注意到她好多,她是睡著了,還是在念佛,還是什麼也不是!很是好奇。 辛布市的鐘樓就在酒店旁邊,所以酒店也以此為名吧!酒店提供的晚餐不是很合胃口,原來這間酒店印度客比較多。印度人來不丹做生意的人不少。不丹年青人去印度謀生的人也多。兩國毗鄰,經貿上的合作交流不斷。老闆娘是個很健談和開朗的中年女人,說她如何從家庭主婦,到向銀行借錢開了這酒店。向我們介紹了不丹這幾年旅遊業如何興旺。 Hotel Thimphu Towers Bhutan Postal Museum Thimphu Market. 這個市場很大,主要是以蔬菜,米,谷類為主,水果是有機的,所以外貌不特出。不丹的冬蟲夏草很出名,但第一天就逛街市,我的心思可沒在買東西上面。 Buddha Dorden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