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aris

巴黎市內白天遊

在巴黎逗留了幾天全泡在美術館裡。這次是二遊巴黎了,沒有了第一次到法國的激動,迷惑感了。但是巴黎的大街小巷還是很有好奇心。一有空閒時間想再去逛逛。 巴黎聖母院 但只有半天时候,陪朋友去坐船去逛下幾個景點。巴黎聖母院,因為小時候看了《鐘樓駝俠》的書和電影,對些印象非常深刻。 巴黎鐵塔 記得第一看到巴黎鐵塔的時,我拍巴黎鐵塔用了差太多兩筒菲林!一筒在白天,一筒是夜晚。莫名的痴迷鐵塔,為什麼呢?如今沒有當年的激動,但還是不停拍、但後來發現拍出來都差不多。如果下次有緣再來巴黎,想在黃昏時上巴黎塔,見識見識日落黃昏的巴黎!

Musée d’Orsay-Musée Rodin-Montmartre-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Musée d’Orsay 奧賽博物館 奥赛博物馆主要收藏從1848年到1914年間的繪畫、雕塑、家具和攝影作品。博物館位於塞納河左岸,和羅浮宮斜對,隔河和杜伊勒里公園相對。原來是建於1900年的火車站,是從巴黎到奧爾良鐵路的終點——奧賽車站。 1939年進入巴黎的鐵路取消,車站關閉。 197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1986年改建成為博物館,將原來存放在盧浮宮的,在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的,以及在龐畢度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內的有關藏品全部集中到這裡展出。大廳中還保留著原來的車站大鐘 第二次來巴黎了,上一次看奧賽,和習畫多年之後來奧賽,感覺不一樣,上一次看到以前書本上,電視,電影里常看到的名畫,感覺很新奇。這一次細細看了每幅畫,真得好多畫都非常非常喜歡。還發現了一些新喜歡的畫派和畫家。奧賽美術館里張張畫都喜歡,不知道從何講起。這次就只講一下這次奧賽參觀後,喜歡上的畫派,(Symbolism ) ,Les Nabis 有 Pierre Bonnard, Maurice Denis, Édouard Vuillard, Félix Vallotton, 和Paul Sérusier. Pierre Bonnard 剛好有 Pierre Bonnard的待展,第一之認真看他他的畫,就喜歡上 Édouard Vuillard Maurice Denis Paul Sérusier / Odilon Redon Félix Vallotton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他不是Le Nabis 成員,也是傅狗畫家,很喜歡他的獨特畫風。 Musée… Continue Reading “Musée d’Orsay-Musée Rodin-Montmartre-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Musee I’orangerie -Musee Picasso-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Louvre

無論何時遊蕩在巴黎都不愁寂寞,有無數首屈一指的美術館,精緻的咖啡館,甜品店隨處可坐坐。看看來來往往的世界各地的遊客也是一種樂趣。今天一口氣踩了四個美術館,真的是大飽眼福! Musee I’orangerie 位於法國巴黎協和廣場,塞納河傍,橘園美術館收集有不少著名畫家的作品,包括有保羅·塞尚、亨利·馬蒂斯、阿美迪歐·莫蒂里安尼、克洛德·莫內、巴伯羅·畢卡索、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恰伊姆·史丁(Chaim Soutine)、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及莫里斯·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等。 克洛德·莫內 喜歡畫畫的人,大部分人從認識莫內開始,我也不例外,有段時間臨摹了好些他的畫,這次看到真的好開心。 保羅·塞尚 安德列·德蘭 André Derain 好喜歡他的畫,原來他和馬蒂斯開啟野獸派。 恰伊姆·史丁(Chaim Soutine) 大概這里是史丁最多的收藏之地,第一認識他的畫,被他扭曲,艷色嚇了一跳 亨利·馬蒂斯 Marie Laurencin瑪麗·羅蘭珊 喜歡她的女性特有畫風! 阿美迪歐·莫蒂里安尼 Musee Picasso 也稱國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收藏了好多畢卡索的畫,除了畫畫,還有其他雕刻作品。館不是很大。原來畢卡索也收藏了不少其他畫家的作品。miro畫人,還真第一次見。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是法國的國家現代美術的博物館,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的組成部分,主要展區位於巴黎第四區的龐畢度中心[。博物館的展區位置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更換,展品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也經常更換展出的展品,現代藝術博物館為巴黎知名景點與地標。 第二次去了,大部分作品都是第一次見. Louvre 盧浮宮博物館 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常年展出的展品數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藝術作品與考古文物。 真的好遺憾,只有兩個小時看羅浮宮,我是留個籍口過幾年再來巴黎

Paris-1st: Musée Marmottan Monet 瑪摩丹美術館

又來巴黎了,第二次來了,其實,每年來都不會覺得悶的一個城市。在酒店settle down之后,就去了Marmottan Monet Museum ,不有收穫啊! 在這里認識了Berthe Morisot,這個女畫家,他的畫有馬奈的影子,但又有女性的特有的敏感和氣質。在這里看了她的畫,看了對她的介紹,就更喜歡了。 終於看到這幅日出了。莫內的初期很有爭議的畫。印象派之名因此畫而定! 在巴黎的大街上閒逛,總有喜歡的東西入目。

法國人

法國人的驕傲,法國人不肯說英語,常常會聽到諸如此類的埋怨。在法國呆幾天,發現他們的確不和你說英語,你用英語問,他們用法語回答,還說一大段話,有時問了等於沒問。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我遇到的法國人大都挺好。一下飛機向幾個女孩問路。她們都很熱情地告訴我如何搭地鐵。有個戴老花鏡的婆婆更是熱心。住宅區拖着富貴狗的婦人也很熱心地給我們指路。而那個年輕女郎更熱心到想帶我們到馬馬松堡。而唯一那個在Opera站的西裝友臉露不想被打覺的表情。其他所遇到的都挺好。法國人看上去沒有美國人那麼熱情。但也並不如之前所聞那麼冷傲。反而覺得法國人的真。

巴黎的地鐵

巴黎的地鐵可說是錯綜复雜。但還算能理出個頭緒。哪條綫轉哪條才到,每條綫都有不同的公司經營。故設備都不一樣,M14最現進,有雙門,和香港東涌綫差不多。且干淨。車厢內很新,速度也快。M2和M11是最差。連接到China Town和紅燈區。設備殘舊,且地鐵站果有一陣陣尿臭味。簡直令人想吐。M1的地鐵站,有很多藝術品放在那裡。特別是近羅浮宮那兩個站。M13還可以,有很多背背囊的人來來往往。象個聯合國。  這就是法國,地鐵站都會有這麼大的分別。  一到睌上,一些年青人,簡直就拿入票口當無人之地,跳進跳出,根本就不買票。而買票處早就關了門。晚上特別是天黑下來。過了十一點後。巴黎的地鐵令人生畏